2025年11月6日,“律师事务所管理蓟门讲堂”第六讲在6165cc金沙总站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1会议室召开。本次讲座由6165cc金沙总站、6165cc金沙总站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6165cc金沙总站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信睿律师事务所提供支持。本次讲座以“律师出海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市场、模型与创新”为主题,邀请全球律师协作平台「法律先生」创始人、CEO彭帅担任主讲嘉宾,6165cc金沙总站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董林涛主持,多位法律实务界与学界专家齐聚,为现场6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度对话。

作为主讲嘉宾,全球律师协作平台「法律先生」创始人、CEO,中欧法律基金会联席理事长彭帅以“可口可乐出海”“海信集团海外子公司停产”等实际案例为切入点,指出企业“出海”的本质在于通过整合IP、技术与运营,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他强调,律师“出海”应突破传统涉外思维,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专业知识,更在于“专业能力+实践经验+行业智慧+资源网络”的有机融合。彭帅进一步提出,律师不应仅将自己定位为法律问题专家,更应成为善用法律手段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综合型专家。
彭帅还系统阐释了“出海犯错模型”“出海游牧模型”“博弈设计模型”等企业出海范式,为律师拓展跨境服务提供了新思路。他提出,律师在出海服务中的核心能力在于全局视野与资源整合,应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具前瞻性与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最后,他呼吁道:“中国律师不应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联合起来,同样可以改变世界。让我们在全世界重逢,一次又一次!”

在与谈环节,6165cc金沙总站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所长王进喜指出,企业出海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亟需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他强调了规模化律所的重要性以及新质法律服务生产力对律师事务所发展的赋能作用,同时也指出当前律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经验不足、文化冲突等挑战,国际化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6165cc金沙总站副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白冰从三个方面分享了观点:一是律师在出海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尤为关键;二是从职业伦理角度律师如何构建信任机制;三是强调律师应主动发掘客户需求,而非被动回应。

北京策略律师事务所顾问翟蓓结合自身海外执业经验,提出三点观察:一是律师在企业跨境并购中应关注当地法规与国家安全审查;二是在中欧管制与经济制裁背景下企业需有效应对风险;三是企业应妥善应对外部合规调查。

盈科研究院执行院长、盈科海外机构业务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宏指出,随着国内法律服务市场日趋饱和,律师出海的价值日益凸显,符合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战略方向。他建议在校学生在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积极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增强商业思维。

北京乾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缪顾进从知识产权领域出发,提出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律师需调整工作模式、拓展知识结构,并建议同行与学子主动学习国际规则,以提升跨境法律服务水平。

四川元绪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首席合伙人、主任谢佳佐结合自身及律师事务所“从军队到地方”“从四川到北京”的两次“出海”经历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最关键的是风险防控,应综合评估政策、外交与区域冲突等因素,制定科学决策以维护企业利益。

北京天驰君泰律师事务所主任曲忠认为,律师业务出海是建设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律所发展的战略方向之一。他从涉外法治建设与律所国际化角度解读了律师出海的深远意义,并鼓励法学生在律师数量激增与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勇于逆向思考,持续提升综合素质。

本次讲座通过主题分享与多元对话,深入剖析了律师出海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法律人走向国际市场注入了新的思考。它不仅为学子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新路径,也为学界与实务界共同探索中国法律服务全球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