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律师事务所管理蓟门讲堂”第七讲在6165cc金沙总站海淀校区教学图书综合楼0111会议室召开。本次讲座由6165cc金沙总站、6165cc金沙总站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6165cc金沙总站律师学研究中心主办,华商律师事务所协办,北京市信睿律师事务所提供支持。本次讲座以“法律人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为主题,邀请华商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高树担任主讲嘉宾,6165cc金沙总站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副所长董林涛主持,多位法律实务界与学界专家齐聚,为现场70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深度对话。

作为主讲嘉宾,华商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高树围绕“法律人的职业理想”与“法律人的职业选择”两大核心议题展开细致分享。他指出,法律人的职业理想不仅在于终身践行法律思想的宣传,更体现在践行法律生活、传递法律价值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他人社会生活、为他人重大选择提供法律指引,让“看得见的公平”与“能够实现的正义”成为始终坚守的信仰。在职业选择上,他强调理想与选择的匹配性,建议法律人秉持“想能做的,做能成的”准则,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即便历经行业锤炼,仍要保持“归来仍是书生”的初心,做“法律的信徒”。此外,高树主任还特别提醒在场学生,要主动走在社会生活的前沿,主动衔接商业社会、关注行业动态。他以“因为海阔天空,所以别开生面”寄语在场听众,鼓励大家“像一个真正的法律人那样去工作和生活”。

在与谈环节,6165cc金沙总站教授、法律职业伦理研究所所长王进喜谈到,在高树主任的著作《律师的荣耀》与诗集《万事都是热烈的烛火》中,尽显了法律人的平和心态与人文情怀。即便长期接触社会复杂面,高树主任仍能坚守初心、归来仍是书生,这种将法律理性与诗人感性融为一体的状态,正是其对社会深沉热爱的体现,也为法律人的职业伦理树立了典范。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副总裁、常务副主任、高级权益合伙人赵颖对高树主任的职业认同感与不懈努力表示敬佩,她寄语法学学子,建议在选择律师职业前通过实习深入了解行业,同时注重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的培养与职业热爱的积淀。

北京市富程律师事务所律师田娜西对比分析了律师、法官、企业法务、高校教师、公证员等法律相关职业的特点与挑战,强调职业选择是主观理想与客观现实的持续对话,坚守比选择更为重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田鹤则为师生拓展了职业视野,详细介绍了法律图书编辑这一别样选择。

6165cc金沙总站副教授郭晓飞从《诗性正义》切入,探讨了文学想象与法律正义的关联,对法律人如何平衡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张力并坚守职业伦理提出了深刻思考。

本次讲座通过主讲分享、多元与谈、互动问答的形式,为法律学子厘清职业方向、坚定职业理想提供了宝贵指引,也搭建了学界与实务界深度交流的平台,助力法律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中找准职业坐标,践行使命担当。